拳理探討 :


拳無拳 意無意 無意之中有真意

12/05/2005

小月:
拳無拳 意無意 無意之中有真意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這是王壯弘老師授課時,時常說的一句話,是要我們記住,這是太極拳上到高層次時應該體現出來的。

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 《太極拳譜》一書中,提到拳意、意氣的文字不少。其中有一句 ‘意氣君來骨肉臣’。此句摘自王宗岳先生的 「十三勢歌」又名 「十三勢行功歌」。實意是要求行拳者,行拳時意氣與身體有君臣之別。君為主、臣為輔,臣須執行君的旨意。行拳時意氣帶領著、引導著、催動著身體。永遠如此嗎?非也!

初學者須如此,長此以往墨守成規,便不是道理。你是老板,請了幾個助手、伙計,初時需要你教、需要你提要求,也可能是你踢一腳,他動一動,尚可容忍。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了,這個伙計還不知道公司的要求、仍不明白老板的心意、看不出個眉頭眼額,這樣的伙計你還留著他嗎?好的員工應該是執行老板的旨意、不但是助手又是互動的、每個人各就其位,做自己應該做的,卻是同一個目標。

我和少華初跟王老師學拳時,大家都在摸索開胯、擴膝、尾閭下旋,這幾個問題。說 ‘幾個問題 ’是因為我們將它們分開了 (初學者非分開不可)。我說: 「如果你不會擴膝,胯就打不開。胯打不開,尾閭就無處可落。」少華說: 「不對!是因為尾閭往下旋落,才把胯逼開了。胯開了,兩膝自然也開了。」我們倆各持己見,互不相讓。 “走!去問老師。”去問老師,這個解決辦法卻是一致的,永遠沒有分岐。 (我們兩個就是這樣學習的。)老師回答: 「都對!都不對!誰先、誰後、誰做主動,又有甚麼分別呢?」當時似懂非懂,對老師的回答不太滿意。覺得老師在和稀泥,誰也不得罪。我的思想是 ‘對,就是對!不對,就是錯!又怎麼可以又對、又不對呢?’

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現在也學著王老師的口吻,回答我的學生提出的問題。

中心與四周

我們人體有個中心線,是從百會至會陰。初學者難理解或感覺不到時,便說以脊椎骨為中心線,以命門、丹田為中心點。打拳時的一開一合,都由中心發動。開,由中心向四周放大,由中心帶動四周。像石子擊水所起的漣漪,一圈一圈地透出去。強調中心的重要性、權威性,中心是主宰。中心與四周的關系,就像意氣與骨肉。中心是主宰,由中心帶動、引導、催動四周。永遠如此嗎?非也!

做到了由中心發動,做到節節貫串,下一步是偏沉則隨。對偏沉則隨初步的理解是,左邊沉下去,右邊跟隨著飄起來。進一步是身體的任何一處,甚至一點沉下去,全身都有跟隨的反應。這是四周帶動中心。再下一步,中心可以被動可以主動。四周同樣可以被動可以主動。全身百骸各就其位,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而目標一致。所以說四周帶動中心也是對的。四周不可以像懶伙計那樣,踢一腳動一動。

先開胯擴膝,再尾閭下沉是對的。先尾閭下沉,再逼胯打開膝擴開也是對的。這個 ‘對’,是分段思維的 ‘對’。太極思維是整體思維。以太極思維識辨,當然分段思維是錯的。拳譜有雲: 「太極者,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陰陽是一個整體,陰減少時陽增加、陽上昇陰下降、陰左旋陽右轉、陽消了陰也散了。沒有主次之分,沒有君臣之別。只是陰陽相濟。

十多年前,老師說我們都是錯的。那是因為,先開胯後落尾閭,先落尾閭後開胯還在分先後、分君臣的初級階段。理應是尾閭落、胯打開,落多少開多少。胯打開、尾閭落,開多少落多少。兩者之中任何一方都可以做主動,同時也可以被動。兩者配合得非常默契,像陰陽相濟一樣,無所謂先,無所謂後,自然而然才是對的。

今天回想老師的話: 「都對!都不對!……。」心服口服。對呀!誰先誰後,誰做主動,又有什麼分別呢?說 ‘都不對!’,是因為無論那一個主動,都是停留在初級階段。像‘意氣君來骨肉臣 ’,也是停留在初級階段。意氣、骨肉,又分又不分。意氣是精神,骨肉是物質,人是精神和物質的混合體。精神離不開物質,物質離不開精神,精神代表物質,物質表現精神。精神也是物質,那裡還有主輔之別,君臣之分?

打拳時,意氣與拳架,先是意氣催動拳架,拳架灌滿意氣。既而兩者相融,如糖化於水中,不見糖、有甜味。達到又分又不分的境界,那時就與自然混為一體,自然而然了。也就做到了老師的要求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後面還有一句: 「我說真意,即非真意,是名真意。」

莊孝維:
小月夫人﹕
好文章﹗點出了《拳無拳, 意無意, 無意之中有真意 》的太極拳中盤架子和推手的境界描素。

我猜你說的「開胯、擴膝、尾閭下旋」就是楊家所謂的「圓襠、開胯、收尾閭」,對否﹖早年,你和陳少華老師在這三者誰先誰後的爭論倒有點像金庸小說裡人物對武術的爭論。我讀金庸小說時,覺得世上豈有如此書呆子般練拳﹖原來金庸大俠不是憑空捏造。在現實生活裡,果有此事﹗一笑。

小月:
莊先生:你好!謝謝你的贊賞。 “開胯、擴膝、尾閭下旋”與莊先生說的 “圓襠、開胯、收尾閭”是一回事。另與本網頁的網友言晏先生 “逢轉必沉”的意思也相近。

“開胯擴膝”有裹襠的內容, “尾閭下旋”就是收尾閭,且有吊襠之意,兩者加起來就是圓襠。言晏說的 “逢轉必沉”同時包括了收尾閭及尾閭下旋。將擴膝、開胯、尾閭下旋合起來達到一個轉沉的效果——圓襠,是動態的圓。 一個很簡單的動作,用語言表達就那麼羅嗦。不說呢,初學者又無從著手。真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等你做到了,你會說:「講了半天,廢話!只不過如此而已。」這個如此而已是甚麼?你說得清楚嗎?

莊孝維:
小月夫人﹕
你好﹗我知道小月夫人一片好心,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出來。 我也把我的想法提出來請太極同好指教,我不敢說我能把這件事說得清楚,只是從 另一個角度看待此事而已。

由於個性使然,我學拳喜歡從「解決問題」的思考面來著手。我私下以為,前輩練拳、論拳、著書無非為「解決問題」﹗ 不「開胯、圓襠、收尾閭」行不行﹖ 是不是所有的時候都得「開胯、圓襠、收尾閭」﹖ 我曾看過一場美日散打賽。一日本散打選手,幾乎隨時都保持「開胯、圓襠、收尾閭」的半蹲姿式。進攻時如此,防守時亦如此。造成行動不靈活。由於為了維持半蹲姿式,日本散打選手打人全憑兩手局部動作。打人無法發揮借自身體重的打擊力道,打美國散打選手好似拍蒼蠅。美國散打選手根本不理採日本散打選手的攻擊。由於為了維持半蹲姿式,日本散打選手進退緩慢,美國散打選手衝進來打的時候,日本散打選手只會雙手架著保護頭部。這場比賽真是殘不忍睹啊﹗我這麼說並不是否定「開胯、圓襠、收尾閭」,我只想提出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楊式太極從頭至尾,一百零八式,去除重複的,以及左右對稱的,剩下的也不過三十幾式。內中並非每式皆要「開胯、圓襠、收尾閭」。譬如海底針、高探馬似乎就不能做到「開胯、圓襠、收尾閭」﹗這兩式,前者為重心下沉,後者為重心上昇。

據此,「開胯、圓襠、收尾閭」這練拳的要求是有其適用範圍。也因此有其目的。如果脫離其適用範圍和目的就會像日本散打選手的進退失據。在那些拳式子裡可以要求「開胯、圓襠、收尾閭」呢﹖就我所知,大凡在重心平移時才可以要求「開胯、圓襠、收尾閭」。譬如摟膝拗步、履、擠、按等。下一個問題就是,那為什麼前輩要求我們練拳時在重心平移時,要「開胯、圓襠、收尾閭」﹖其適用範圍和目的為何﹖

如果能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我想該如何練「開胯、圓襠、收尾閭」就自然而然的清楚了。我目前還在琢磨這件事,尤其在讀了小月夫人的文章後。

潘寧:
小月夫人,莊先生,你們好。從兩位在論壇上的發言中,我學到很多東西,首先向兩位表示謝意。關於楊式太極拳中的海底針和高探馬兩個動作,能否做到圓襠、開胯、收尾閭?我發表一點看法,供莊先生參考。我也是打楊式太極拳的,可以說楊式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可以做到圓襠,開胯,收尾閭的。我想提醒莊先生,用那個日本選手的“開胯、圓襠、收尾閭”的半蹲姿式來講解太極拳的要領,路子可能不對。人家不懂太極拳啊。他的半蹲姿勢,和太極拳講究的“圓襠、開胯、收尾閭”, 可能並不是一回事,或者說根本沒有做到太極拳的“圓襠、開胯、收尾閭”。懂太極拳的人,站著也可以是“圓襠、開胯、收尾閭”的。請小月夫人和莊先生多多指教。

莊孝維:
潘先生﹕
你好﹗ 可否請解釋一下如何在打「海底針」及「高探馬」一式時做到「開胯、圓襠、收尾閭」﹖可能我對「開胯、圓襠、收尾閭」的了解不正確。 請多指教﹗謝謝﹗

潘寧:
莊先生好。你按“開胯、圓襠、收尾閭”的要領,先站著做做。有體會後,再做海底針和高探馬,就明白了。

潘寧:
莊先生好。你按“開胯、圓襠、收尾閭”的要領,先站著做做。有體會後,再做海底針和高探馬,就明白了。

莊先生好。補充一點,我相信莊先生是正確瞭解“開胯、圓襠、收尾閭”的。可能在具體做的時候,比較注重動作的外形幅度了。太極拳講究“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做“開胯、圓襠、收尾閭”也是如此。

莊孝維:
潘先生﹕
按楊澄浦先生拳照而言, 我實在不懂在練「海底針」一式時,如何能做到「開襠、圓胯、收尾閭」﹖ 請問你打「海底針」一式時,你的意念在那兒﹖你的氣又貫注那兒﹖ 同樣的,在練「高探馬」一式時,如何能做到「開襠、圓胯、收尾閭」﹖打「高探馬」一式時,你的意念在那兒﹖你的氣又貫注那兒﹖請問「開襠、圓胯、收尾閭」這動作要求在這兩個式子裡,起了什麼作用﹖

你的論述,對我而言是晴天霹靂﹗請多說明,不必客氣﹗

潘寧:
莊先生好。看來莊先生還沒有能站著體會到“開胯、圓襠、收尾閭”。不要急,慢慢練吧。“開胯、圓襠、收尾閭”是基本要求,從起式到收式,始終都要做到的。它的作用,主要是利於氣的流動,做到“周身一家”。 莊先生有澄甫先師的拳照,澄甫先師講的海底針和高探馬的動作要領有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可以EMAIL給你,這比我說要好,原汁原味啊!

莊孝維:
潘先生﹕
請寄下楊澄浦先生的原汁原味﹗ 多謝﹗多謝﹗

潘寧:
莊先生:
你好。我已經把澄甫先師的海底針和高探馬的講解EMAIL給你,請注意查收。為確保原汁原味,我是用數碼攝影原件,圖文並茂的。能和莊先生交流楊式太極拳體會,很高興的。

莊孝維:
潘寧先生﹕
我已收到你寄來的資料﹗非常感謝﹗讀過你寄來的資料,目前我無法了解你說的事理。 我得多想想,多琢磨你的論點。 能有陳少華老師這一平台與諸位太極同好交流,實在是一件令人感到開心的事﹗ 而且陳少華老師心胸開闊,真心指點,實在少見﹗

潘寧:
莊先生:
你好。我也受到陳少華老師的很多指點,他的確是“心胸開闊,真心指點,實在少見﹗” 我對“開胯、圓襠、收尾閭”的看法,是我練拳的一點體會,謬誤在所難免,還望陳老師,小月夫人,莊先生以及眾網友們多多指教。

陳少華:
鬆胯擴膝與尾閭下沉是太極拳「著熟」的基礎功夫,目的是要重心下降,身體上下之氣能夠接通,使重量下沉及反彈力的上升通行無阻。當此等技巧能夠隨意運用,意一動便可以了,在內不在外,在外形上可以看不出有改變。可是未有這功夫是沒法借用地心吸力的。楊澄甫的拳照,是在董英傑安排下以定式來拍的,是給初學者參考的範本,有心學拳者不宜永遠留在這階段。楊班候曾說過「高樁無敵」,他跟人過招,肯定不會是沉胯坐馬。太極拳沾黏在手,連隨在腳,步隨身換,靈活得很。王壯弘老師推手,他隨便站著,但整個身體卻象龍捲風一樣,手一沾上他的尾閭自動沉翻,己經緊緊的管著對方的背部,全身都在其勢的籠罩之下動不得。這種情況,只有當事人可感受到,旁觀者還以為被打者在「演戲」呢。我功夫不好,但我一位同門練了幾十年少林拳,他訓練出來的搏擊冠軍沒有十個都有八個,自給王老師象捉小雞的拋出去,心悅誠服,把所有舊的功夫都放棄,從頭開始練太極拳。

莊先生看到的日本拳手,是他學藝未精,並不能代表甚麼。我曾遇過不少空手道好手,猶其是流球一派,都是身法靈活的。

Fred Hao:
孝維兄提問中可看出體用如弄清楚 ,困擾就少些了這些開胯,圓檔,尾閭或偏沉或沉中帶轉都是練體時,使這些是體的自由度提高,而加大的空間也有助於上下的筋絡骨節和連貫之氣勁也牽動, 受到訓練而同時提高其自由度,這樣上中下自由度皆高, 這是體之自由度, 用時則因體自由度提高, 當下和人對應時,心想怎使體則自由無礙的配合。又在小動作的剛好己完成其用了,故用時就看不到那開胯 圓胯,尾閭之形,王師之尾閭是在於心使, 點而宰制人之攻形而使人不知。

潘寧:
謝謝陳老師的指點。

Jeff:
小月夫人,
在網上找到有關"意氣君來骨肉臣"不同解讀, 不知是否正確, 盼覆

拳譜名詞解釋﹕
何謂「運勁如百煉鋼」
「運勁如百煉鋼」,語出《十三勢行功心解》,全句是「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先說「百煉鋼」。一般拳譜今譯,大都衹從字面上解釋,亦有引俗語「百煉鋼成繞指之柔」,是極剛而極柔的意思,也是一種洽當的解釋。其實「百煉鋼」是我國古代一個冶煉鋼鐵的專有名詞,煉製「百煉鋼」有專門的工藝,其過程頗為複雜。由鐵礦石熔出的鐵,稱為生鐵,生鐵因為含雜質多,性脆硬易折。將生鐵經炒煉及去渣等過程將雜質析出,便成為頗為純粹的熟鐵,純鐵柔軟,用途有限,若能把堅硬的碳(碳有軟有硬,可硬如鑽石)均勻加在純鐵之中,則鐵會變為堅硬的鋼,古代的滲碳工藝,是將熟鐵放在煤碳火上燒,然後摺疊鍛打,再燒,再摺疊鍛打,再燒,再摺疊鍛打....,這個過程稱為「百煉成鋼」。

再說「何堅不摧」,百煉而成的鋼,性質雖剛而韌,有彈性,在一定限度內能曲而不折,利用百煉鋼的剛韌彈性,用於傳遞旋轉的扭力最為理想,傳遞過程中,若旋轉受硬物所阻,百煉鋼會彎曲貯能,但其彈性對阻礙物構成壓力,當貯能累積,壓力超過阻礙,便會摧毀硬物恢復旋轉。明白百煉鋼的性質,「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的意義也就不解自明了,要注意的是「運勁」。

太極拳的「八門五步」是立體螺旋,「運勁」乃是將此一關節的立體螺旋傳遞到下一關節,節節貫串。若有對手以肌肉硬力阻我,我的立體螺旋傳遞受阻,就會如百煉鋼般,貯能、累積、施壓,壓力超過阻礙,便會摧堅恢復旋轉,令對手失重跌出。整個過程用意不用力,我以自身及對手體重為能量,腰為主宰,以胸背開合,以肩、肘、腕或胯、膝、足立體螺旋傳遞,節節貫串,全身一體的活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之於手,把整體能量傳到對手,不用力而摧毀對手局部之堅。在舊時代大抵一般人對「百煉鋼」的認識是常識,以「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來說明太極拳「八門五步」,的確是很貼切的比喻。

何謂「如皮燃火」
李亦畬《五字訣》有「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兩句,「如泉湧出」不難明白,「如皮燃火」則不容易理解。其實這是借用中國清代及以前的製革術語,從前的牛皮,是先將帶毛的生皮釘在木框上晒乾,然後燒毛。牛皮晒乾後硬如板,燒毛技工雙手拿著乾皮,放在爐火上轉動烘燒,爐火很猛,而牛皮很大,技工基本上看不到爐火,但將牛皮不停來回轉動,憑感覺使爐火剛好把牛毛燒盡,但又不會燒焦牛皮,拿捏得剛剛好。太極拳與人相接,貼著人的皮膚,感覺到肌肉,但不會入到骨裡,「如皮燃火」,既不丟,又不頂,洽到好處,再利用體重反飄,「如泉湧出」,把人放出。

何謂「九曲珠」
武禹襄注十三勢歌訣「氣遍身軀不稍痴」云﹕「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所謂氣遍身軀不稍痴也」。吳文翰在《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注﹕「宋、王十朋集注,引宋、趙次公曰:"小說載有以九曲寶珠欲穿而不得,問之孔子,孔子教以塗之以線,使蟻通焉"。又清人褚人獲《堅瓠七集》卷四《採桑娘》載﹕孔子離衛往陳,首遇採桑娘,採桑娘說:"塗絲以脂,系蟻之腰,使徐徐而度﹔如不肯過,薰之以煙"。蘇東坡《祥符寺九曲觀燈》詩云:"金鼎轉丹光吐夜,寶珠穿蟻鬧連朝"即用此典」。大抵「九曲珠」是古代一種寶珠的名稱,有細孔而不能直穿而過,孔雖細微但仍得穿過,比喻一氣貫串全身,連最微小之處也要達到。

何謂「胃音開勁兩捶爭」
在眾多太極拳經歌訣中,有所謂乾隆七言四句歌訣六首,其中第一首原文是﹕「順項貫頂兩膀鬆,束烈下氣把襠撐,胃音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這首歌訣有兩處不可解,「束烈下氣」及「胃音開勁」。應該是口傳失準或抄寫有誤,在這裡試從文字推敲及太極原理復原其本來的意思。

先說「胃音開勁」,胸口的「胸」字,正式寫法是左面「月」旁,配右面「匈」,但俗字也有寫成「匈」在上,「月」在下,這樣的寫法,如果用行草書寫,很容易與「胃」字混肴,行草寫「背」字,也容易看成「音」字,這樣,「胃音開勁」十分可能是「胸背開勁」之誤。

再說「束烈下氣」,行草的「烈」字,也容易與「斂」字混肴,若然如此「束烈下氣」便是「束歛下氣」之誤。全首經修正之後,便成﹕「順項貫頂兩膀鬆,束歛下氣把襠撐,胸背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較為容易理解。

意氣均來骨肉沉
《十三勢歌訣》裡面有「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兩句,「意氣君來骨肉臣」的意思大概是意氣為主,骨肉為輔,這個解釋也算通順,但從太極思維的角度看,陰陽是一體,沒有主沒有從,用君臣比喻並不貼切,所以猜想可能是「意氣均來骨肉沉」音轉之誤。太極拳用意不用力,是以意氣驅動骨肉,太極拳不用筋骨收縮發力,骨肉的主要功用是沉重,沉重的骨肉,其活動要靠意氣,意氣在皮膚及骨節平均伸展張開,即「肌膚骨節處處開張」,鬆開的肌膚骨節,借骨肉的沉重量而飄升,沉飄陰陽相濟。飄升的頂點在頭頂,沉重的中心在丹田,所以「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是一體兩面,同時發生,「意氣均」即「虛領頂勁」,「骨肉沉」即「氣沉丹田」,可以想像自已周身的皮膚骨節自然張開而同時骨肉沉重,好像身體在水中,半浮半沉,既下沉而同時又上浮,能飄浮則可隨意活動身體的任何一部分,能沉重則可以利用骨肉的重量放在人身上使受我制,是「用意不用力」的具體實踐。是以「用意不用力」為體之功用。全句「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均來骨肉沉」,便既通順而又合乎拳理。

小月:
意氣君來骨肉臣

‘意氣君來骨肉臣’,‘意氣均來骨肉沉’孰是孰非?這個問題 大耳 曾問過,早該回答。

一九九六年初,王氏太極拳的一班師兄弟,集資買了一個小單位做課室。每個星期六下午,王壯弘老師在此課室教拳。 (本網頁會員分享欄目中,本人有一篇小文 《引人入勝的太極拳課》可參閱。)不是打拳是說拳,講拳理、佛理、易經、書法、“道”理。老師帶領我們學習、研究、推敲拳譜。Jeff所提到的 ‘百煉鋼’、 ‘八門五步’、 ‘運勁’、 ‘如皮燃火’ (如皮燎火) (如火燎皮)、 ‘九曲珠’, ‘胃音’ ‘胸背’之誤, ‘意氣君來骨肉臣 ’ ‘意氣均來骨肉沉’之別。如此逐句逐字地研究、分析、推敲。以上是 Jeff提到的,還有很多不曾提及的,如 ‘支撐八面’對嗎?是否在用力?到底是 ‘四兩撥千斤’,還是 ‘四兩拔千斤’?等等。本網頁主頁欄目 「主要拳論」中有王老師的論文 《四兩拔千斤》請細讀。

關於‘意氣均來骨肉沉’,如當此句是獨立而又完整的句子,意氣要均,是以意氣觀照全身之意,也沒有什麼不對。骨肉是沉重的,就極之不妥。沉重并非錯,沉重與輕靈應是一體兩面的。就.講陰就要講陽,而且要陰陽相濟。太極拳的沉重須輕靈來輔助,輕靈須沉重來成就。如強調沉重該與輕靈一起講,只講沉重就成了死物的死沉。太極拳如長江大海,長江大海的水,是流動的,起波、起浪、蕩漾翻騰的。 在這裡 ‘意氣均來骨肉沉’是兩個意思,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看中文,要看上下文要看全句。 ‘意氣君來骨肉臣’此句摘自 《十三勢歌》。其強調 ‘勢勢存心揆用意’, ‘揆’乃估量、揣度、揣測之意,是用意氣!強調一個用,而非均勻。文中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一問一答,一個完整的意思。告訴你意氣與骨肉,一個主一個輔,即君臣之別,不可本末倒置。文中下一句又問 ‘詳推用意終何在?’從頭至尾在講意氣的重要,而非均勻。

我手上的《太極拳譜》,是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中國武術協會審定的。如果你閱讀過 (翻看過),都會感覺到此書的出版非常嚴謹。其將拳譜中每一句,甚至每一字都仔細推敲過,而且做了多方面的查證。比如其注明此句出自 「澄本」、 「微本」、 「徐本」、 「李本」……等等。另注明與某某本有不同處,都列的清清楚楚。

那麼是否非常認真、嚴謹便不可質疑?非也!你可以從頭尋察究竟。

本人習拳二十年,深深覺得學習太極拳,想上至高層次很難很難。本人用在學習拳理、哲理、佛理等方面的時間較多,實用方面用功不夠。相比在實戰方面,遠不如陳少華。我都夠書呆子了,望引以為鑒。

Bigear:
小月:
謝謝你的回覆.我還是喜用‘意氣均來骨肉沉’,有關浮沉一事,也可解作意氣輕靈, 骨肉沉重.或者是意氣既輕靈又沉重, 骨肉既輕靈又沉重.不知你有何高見?

陳少華:
我猜Jeff貼在欄上的文章是從「五金」的網站上轉載的。「五金」先生是我同門,除了太極拳,他精研易經及其他中國哲學,在他綱頁,他主要用哲學思維談太極拳,是高水平的東西,目的是與同等水平的朋友交流。這些理論在一些尚未到相同境界朋友眼中便覺得荒謬,在吹法螺,亦曾招惹到一些朋友給他搗蛋。其實他是用其獨特方式推廣太極拳,文章都是言中有物,是值得細讀的好文章。

我空餘時間不多,很少閱覽「五金」的網頁。但轉載的文章所提到「太極拳譜」上的錯字及「意氣君來骨肉沉」是王壯弘老師給我們講課的內容,外人不會知道。同門中能夠寫出此等水平的論文者相信只有「五金」先生了。

「太極拳譜」上的錯字王老師在十年前的拳課上已經給我們解說。但正式公開發表是2003年登在「武林」雜誌上的一篇「四兩撥千斤還是四兩拔千斤」文章中。可惜,為了遷就篇幅,在未得同意下雜誌編輯把文章縮短了,內容並不完整。王老師對其太極拳理論發表極之緊慎,過去幾十年,公開發表的只有「陳氏太極拳圖說」一書的重印序及上述的一篇文章。王老師是現今中國最權威的書法碑貼鑑定專家之一,對推敲古文學、碑貼上之錯、遺、爛等文字的經驗極之豐富。「太極拳譜」上的錯字經王老師撥正後真意從新顯現。把百多年的迷團打開了。「四兩撥千斤還是四兩拔千斤」原文可在本網頁「主要拳論」欄中參閱。

「意氣均來骨肉沉」是數年前王老師在拳課上給我們提示的練功法門。那時,大家都在努力找不用力打拳的方法,無論怎樣試還是找不到頭絮。王老師便說了「意氣均來骨肉沉」這句話(當時並無提及是“君”還是“均”,只強調“沉”應代替“臣”)。手要往上升,骨肉先要沉,能沉才找到地心吸力的反彈,手才可以應反彈力往上飄,這樣才有陰陽相濟,是不用力的法門。王老師給我解說了這一法門我才漸漸找到不用力的門路。

台灣林冠澄老師對練太極拳有一精句,他說:“思維不同,效果便不一樣”。這句話,我有深刻的體會,所有練內家拳者均須緊記。

再回到拳譜上,原句是“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我覺得這是解說太極拳體用的目標,並沒述及如何修練。字的運用,君臣相對,甚為工整,我相信是原句。王老師把“臣”改為“沉”意思便由目標的解說變成修練法門,思維完全改變。“眾起此心,佛說此理”,我想王老師並無意指出“臣”一字是不對,只以此啟發我們的思想罷了。

Bigear:
謝謝陳先生的詳細解說.找回身體應有的重量(骨肉沉)是發現用了力自己也不知的好方法!再回看黃性賢先生的鬆身五法第一法視像,對骨肉沉又有更深了解.

Fred Hao: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 氣沉著則不散亂, 如散亂則其後之以氣運身務令順隧則無法進入, 因氣散亂則身不聽令於心,身心不合無法應敵,如能沉著,則腰意一命則腰間之氣上下前後左右周身佈逹(命意源頭在腰際), 誰能下令? 君. 君為何? 腰間意氣, 故言:意氣君來, 連動上下前後左右周身佈達, 為運身, 身骨肉也, 為何運身, 去內阻抗(骨肉筋絡初不沉服), 運身久矣, 骨肉漸臣服(以氣運身務令順隧) 何能順隧, 臣服矣, 能臣服則身能便利從心。故心使意氣為君,意氣推腰臣服其身(骨肉), 身能便利, 而歸心, 終了, 身心合一。意氣君來(用), 骨肉臣(體) ,故言體用何為準?

意氣抽象, 借推實其象, 雖為推, 其用確為意, 而非骨肉之強力,用意之好, 益壽又延年

言晏:
意氣君來,骨肉臣

我認為「君臣」兩字是原來著者要表達的意思。古時讀書人都用這兩字說明「主與從」的關係。太拳極既然主張用意不用力,「骨肉」自然是在「意氣」的主導下去運作。至於「意氣均來,骨肉沉」可以理解為,柔順的肢體在意氣「自然」的帶動下,有種沉穩的感覺,我冒昧的推測,這大概是王壯弘老師要啟示的心法吧?!

言晏: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孫祿堂前輩在他所著的《拳意述真》中,談到形意拳的化勁時,這樣說:「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也。…..至形神俱杳…..拳經謂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他又說:「所以練拳學者,自虛無而起,自虛無而還也。到此時,形意也,八卦也,太極也,諸形皆無,萬象皆空,混混沌沌,一氣渾然。…所以練拳術不在形式,祇在神氣圓滿無虧而已。」

拳術的最高境界是不受形式的規範,意之所之,無往而不自得也。

莊孝維:
我個人認為「意氣君來,骨肉臣」或「意氣均來,骨肉沉」兩者皆對。

一般練武者注重招式,往往偏向於一招一式的練法、用法。很多從外家改練太極者, 也把太極的盤架子看成練招式。其實盤拳架時,要「意氣」佈滿全身,也就是「意氣均」,不要專注於一招一式的攻防。唯其「意氣」佈滿全身才能談到「敷」、才能談到「蓋」、也才能談到「對」和「吞」。再往下就很抽象難說了。「骨肉沉」 其實是鬆透後的感覺。鬆透後,自然感到「骨肉沉」。發勁才能強、打人才能入裡透內﹗

「意氣均來」也就是「拳無意」「意無意」的簡鍊說詞。 拳術家有俗言「碰那裡,打那裡」,也就是「無意之中有真意」的素描。 這些不過都是高級武術裡談應敵時的要求,也就是不注重其應用而注重其本體。 應敵時,豈能憑事先練就的固定招式﹖ 太極的應用,應該是「應物自然」的。要「應物自然」只有「意氣均來」,也就只能「拳無意」「意無意」。這點太抽象,難說明啊﹗

以上是我對「意氣均來,骨肉沉」的一點認識。見笑方家了﹗

王壯弘老先生尚健在,其實可以去請教他對此一「意氣均來,骨肉沉」的解說。

至於「意氣君來,骨肉臣」,Fred Hao 先生一文已有了很詳盡的解說。

回頁首